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永州

陈孚 陈孚〔元代〕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
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
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
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昏里一群乌鸦飞临,带起点点惨淡的烧痕,举目不见半朵春花,且把枝枝寒梅数尽。
北望大雁回还的回雁峰,三百里中烟霭葱茏,数千户野居的人家,捕蛇的生涯急急匆匆。
一条大江绕城而过,几支渔歌声音朦胧,古老的衙门,还掩映在怪石之中。
当年的子厚何必兴叹,永州并不算地角天边。

注释
烧痕:火烧后留下的痕迹,实指火耕。惨淡:阴暗、凄惨。
回雁峰:在湖南衡阳。传说北来大雁到此处停息,其南为永州。
捕蛇说:柳宗元在永州时写有《捕蛇者说》,此代永州城。
澄江:清澈的江水,当指愚溪。郭:外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湖南永州在古代被称为僻远之地,属于南荒。旅行到这样一个地方,骚人墨客就倍增惆怅。陈孚的这首诗,却有一个特点,就是结合了柳宗元的经历、诗文来写,其中有景有情,也寄寓了自身的感慨。结合柳宗元的诗文写,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永州的历史文物并无驰名于世的记载,只因有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写下了《永州八记》等游记文而令永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地。所以陈孚就以他为吟咏的对象了,既写永州所见,也写柳宗元其人。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前六句着力描写永州蛮荒的景物,而后两句则突然转折,和前面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在结构章法上和李白的《越中览古》颇为相似,不过李白诗是七绝,此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永州一带在宋末元初经历了多次战乱。元王朝统治者还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地位最低下的是“南人”。永州一带的人民当然也被列为“南人”,从而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也更残酷。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时任出使安南(今越南)副使的陈孚,途中曾游览永州,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泽槐编著.名人与永州:方志出版社,2008.12:103

简析

  《咏永州》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永州之景,突出荒凉春寒;颔联“三百里”、“数千家”寄寓着乡思;颈联“澄江”、“怪石”写出对永州的陌生感;尾联与柳宗元相比,自谓其远赴“天涯”之“苦”远胜于柳氏永州谪居之苦,情调悲凉。此诗语言平易,不事雕琢,而情韵深沉。

陈孚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298篇诗文  1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净沙·鲁卿庵中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鹦鹉曲·渔父

白贲 白贲〔元代〕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觉来时满眼青山暮,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送春

张翥 张翥〔元代〕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