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庭燎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先秦〕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天未亮。庭中火烛放光芒,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叮当响。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还早无晨光。庭中火烛明晃晃,诸侯大臣快来到,好像车铃响叮当。
现在夜色啥时光?夜色将尽露晨光。庭中火烛仍明亮,诸侯大臣快来到,看见旌旗在飘扬。

注释
庭燎:宫廷中照亮的火炬。
其(jì):语尾助词。
央:尽。
君子:指上朝的诸侯大臣等人。
鸾:也作“銮”,铃。古代车马所佩的铃。将(qiāng)将:铃声。
艾:尽。
晣(zhé)晣:明亮貌。
哕(huì)哕:鸾铃声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此诗描写宫廷早朝的景象,表现君王勤于政事。诗共三章,第一章写夜半之时不安于寝,急于视朝,看到外边已有亮光,知已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诸侯已有入朝者。说明宣王中兴,政治稳定,百官、内侍皆不敢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体贴臣下、重视朝仪的心情,也无形中见于言外。

  第二章时间稍后,但黑夜尚未尽,庭燎之光一片通明,銮铃之声不断,诸侯正陆续来到。朱熹说:“哕哕,近而闻其徐行声有节也。”(《诗集传》)

  第三章写晨曦已见,天渐向明,庭燎已不显其明亮。按《说文》:“煇,光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煇、光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及主题,《毛诗序》说:“美宣王也。因以箴之。”齐诗、鲁诗也都以为是周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91-393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2-354

简析

  《庭燎》是一首杂言古诗。这是记述周王早晨视朝前与报时官对话的诗,描写宫廷早朝景象,赞美君王勤于朝政。全诗三章,每章五句,用问答体,通过对话透露对话人的性格。此诗由远及近,层次清楚,细节感人。有问有答,如见其人;有光有声,如临其境,让人读后深觉言有尽而意无穷。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晏子辞女

《晏子春秋》〔先秦〕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公乃往燕晏子之家,饮酒,酣,公见其妻曰:“此子之内子耶?”

  晏子对曰:“然,是也。”

  公曰:“嘻!亦老且恶矣。寡人有女少且姣,请以满夫子之宫。”

  晏子违席而对曰:“乃此则老且恶,婴与之居故矣,故及其少且姣也。且人固以壮讬乎老,姣讬乎恶,彼尝讬,而婴受之矣。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讬乎?”再拜而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鲧禹治水

佚名 佚名〔先秦〕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吕氏春秋》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淮南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帝句芒

佚名 佚名〔先秦〕

  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槫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准南子》

  太嗥,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吕氏春秋》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