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神·湘水流
刘禹锡〔唐代〕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
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湘水流啊湘水流,九疑山的云物至今含愁。
若问二妃如今在哪里?零陵的芳草上沾满中秋的露。
注释
九疑:山名。《史记·五帝纪·舜》:“(舜)葬于江南九疑。”
二妃:传说舜有二妃(蛾皇、女英),死于江湘之间,人称湘君,也称湘妃。
零陵:地名,传说舜葬之处,在今湖南宁远县境。
简析
此诗前两句以重复的句式强化湘水连绵不绝、流淌不息的意象;三句用典,说九疑山的云气与景物至今仍带着哀愁,暗指舜帝南巡不归,二妃追寻至九疑山,泪洒竹上成斑;后两句以设问的方式,回答二妃的所在。整首诗意境凄美、情感深沉,以湘水为背景,融合历史传说与自然景观,表达了深沉的怀念与哀愁。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02篇诗文 591条名句
新安吏
杜甫〔唐代〕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观放白鹰二首
李白〔唐代〕
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春兴
武元衡〔唐代〕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乡 一作:香)